青海昆仑玉是九十年代初期发现并加以开发利用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玉石种类,虽然开发历史短暂,但它却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新疆和田玉一脉相传。近年来,随着市场认可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新疆和田玉资源的逐渐萎缩, 它在珠宝行业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应该说,青海昆仑玉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玉石,而是汇入中国几千年灿烂玉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条清澈溪流。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玉石文化主体。中华民族使用和田玉已经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了,秦代至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象征皇权的玉玺多为和田玉制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王宫贵族赏玩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百姓家。
和田玉产于新疆的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三大地区,主要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油脂光泽—玻璃光泽,不同品种略有不同。
软玉按成因(产状)分类:
(1)山玉:为原生软玉矿床中开采出来的不规则块状玉料。俗称“渣子料”、山料,古称“宝盖玉”。
(2)籽玉:为原生软玉或含有软玉的岩体经风化剥蚀、河水搬运、沉积而成的次生砂矿,其特点是呈卵园状,块度大小悬殊,磨圆度较好,表面附有一层厚度不一的皮壳、质量一般较山玉好(皮壳形成原理与翡翠一样,是表生氧化—还原性水岩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于山前洪积层中,有的裸露地表,有的埋于洪积层中下部。自古以来是主要开采对象。
(3)山流水:指残积软玉矿床、冰川堆积软玉矿床,一般距原生软玉矿床较远。这种玉石呈棱角状、块度较大,表面较山玉光滑、磨圆度较仔玉差,属山麓堆积型玉石砂矿。
(4)风棱玉:为冰川或洪水搬运到戈壁上的软玉,经过几万年至几十万年的定向风蚀及滚动摩擦作用,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但其表面很光滑,而其棱角不甚发育的软玉块体,是软玉的次要来源,但却是玉石观赏的重要品种之一。
根据玉颜色可分为五大色系: 一白, 二黄, 三碧, 四墨, 五糖。多数为单色玉, 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 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
(1) 白玉: 含透闪石95%以上, 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
(2) 羊脂白玉: 白玉中的上品, 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 , 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 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
(3) 青白玉: 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区别, 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 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 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 青玉: 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 质地细腻, 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
(5) 黄玉: 基质为白玉, 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 密蜡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秋葵黄极罕见, 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
(6) 糖玉: 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 深红色呈“糖玉”、“虎皮玉”, 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和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 可制作“俏色玉器”。
(7) 墨玉: 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夹黑色斑纹, 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黑, 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 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 多用于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8) 碧玉: 产于准葛尔玉矿, 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
和田玉的肉眼鉴别
看颜色:和田玉颜色主要以白色和青色为基调,色调比较均匀,白色的白玉,质地细腻,色泽油润,特别是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是和田玉之极品。青色的青玉,与绿色的碧玉和岫玉等容易相混淆。青玉的颜色介于蓝与绿之间。和田仔玉往往会有不同的皮色,有枣皮红、秋梨黄、油烟黑、芦花白等,皮上的颜色由深变浅,裂缝上的颜色由浅变深。这种皮色自然,有层次感,皮肉呈渐变过渡状。 看质地:玉质材料的优劣是玉器收藏的主要前提,优质的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在价格上,同一级别的仔材是山料的几倍,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白玉尤为明显。现在市场上多见青海料和俄料,也属山料,在结构上和透明度上都有别于和田玉,透明感过重,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同等质量的价格较和田玉偏低。
看杂质:和田玉质纯,杂质极少。杂质常见为铁质和石墨,杂质多分布于裂纹处,呈褐色或褐黑色,肉眼可辨,石墨呈黑色,分布于墨玉中。
掂重量:和田玉密度约2.95g/cm,拿在手中有明显的压重感,而其他仿制品如石英岩,大理岩,玻璃制品,压制碳酸盐质玉等,密度都低于2.70g/cm,手掂感觉较轻。
在肉眼鉴定时,对以上特征要综合考虑。在玉器市场上,常有两种白色玉石被称为白玉,一种是石英岩类玉石,色白,细粒状结构,此类玉石硬度比和田白玉高,呈现出更强的玻璃光泽;另一种是盐酸盐类玉石,俗称“阿富汗白玉”,外观类似白玉,玉质细腻均匀,光泽油润,颜色很白,半透明,硬度较低,用小刀轻划就能留下痕迹,常雕成白菜,寓意“百财”。有的旧货市场上常用乳化玻璃冒充白玉或古玉,玻璃制品常能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只要见到气泡就可以肯定不是白玉,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