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先搞懂:包浆是壶的「皮肤」,不是「保护层」
好多人误以为包浆是壶表面的一层「硬膜」,其实它是茶汤中的矿物质、油脂,搭配日复一日的养护,在壶表形成的温润光泽层。就像咱们盘核桃,包浆是「养」出来的细腻通透,而不是刷出来的亮壳。
划重点:包浆怕「搓澡」,不怕「洗澡」。
用钢丝球、磨砂纸硬搓,相当于给壶「剥了层皮」;但用对方法温和清洁,反而能让包浆更透亮。
二、这些「毁壶操作」快住手!
- 钢丝球 / 百洁布:直接拉黑!
钢丝球的划痕会像伤疤一样留在壶身,包浆再厚也扛不住几刷,尤其是段泥、朱泥这类「皮薄」的料子,一刮就花。
- 洗洁精:化学刺客!
紫砂壶双气孔结构会吸收异味,化学清洁剂残留在壶内,下次泡茶直接「串味灾难」,包浆也会被腐蚀得失去光泽。
- 硬挖茶垢 + 热水猛冲:冷热激变要不得!
壶内茶垢厚了别急着用牙签、钥匙硬抠(容易划伤内壁),更别用刚烧开的水直接冲冷壶 —— 温差过大可能让壶惊裂。
「三步养壶洗法」
❶ 温水泡:先让茶垢「松松土」
- 往壶内注入 40-50℃温水(别用刚沸的水,避免温差),盖上盖子焖 10 分钟,让干涸的茶垢吸水软化。
- tip:壶身若有茶渍,可用茶巾蘸温水轻轻敷 1 分钟,别来回摩擦!
❷ 软毛工具:内壁用刷,外壁用养
- 壶内茶垢换一把软毛牙刷(别用硬毛!),沾温水转圈刷内壁,茶垢较厚处可重复浸泡后再刷,千万别用力怼。
- 壶外包浆
用「养壶笔」或干净的棉茶巾,顺着壶体纹路轻轻带过,把附着的浮尘和茶渍「吸」下来,而不是「搓」掉。
四、洗壶后关键一步:「阴干养气」
洗完的壶别暴晒、别用吹风机猛吹。正确做法是:
- 壶内倒扣在竹壶垫上,放在通风无异味处阴干,让气孔自然呼吸;
- 隔天用干净茶巾擦一遍,壶身会透出「刚洗过澡」的润感,包浆非但没丢,反而更显通透 —— 这就叫「洗壶如养性,过犹不及」。
最后唠两句:养壶是「慢慢来的讲究」
每天泡茶后,都会用温水冲一遍壶内,用茶巾扫扫壶表,日常养护做到位,茶垢根本不会结成块。
紫砂壶的包浆,是人与茶、与壶对话的痕迹,就像老茶客掌心的茧,是岁月的勋章。清洗时多份耐心,少份「强迫症」,壶自然会回馈你「精光内蕴」的温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