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一件漂亮的、精美的东西,总会忍不住动手去摸,比如千万跑车和昂贵的珠宝翡翠等。
之前,去云南瑞丽的游客摔坏价值几十万手镯的事件,让我们不禁思考:看翡翠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动手去拿?

这个问题很简单。其实,在玉石界,很早就有各种各样的行业规矩了,其中就有“玉不过手”这一说。
玉不过手,大概的意思就是指,卖家和买家在沟通、交流的时候,不能把产品随便地递来递去,连摸都是有所忌讳的。
其一,翡翠玉石属于贵重物品、易碎物品,一旦在传递的过程中失手跌落,这种意外往往难以界定是哪一方的责任,这也造成了赔偿责任难以划分的情况。
货主与买家、鉴赏者也会因此伤了感情,所以这是玉石行业比较忌讳过手的原因。
其二,翡翠珠宝等产品忌讳很多人拿来拿去,因为这样会留下很多的手印、汗液在产品表面上,使得产品失去光泽,且留下的污渍难以清理。
"玉不过手"有一种说法是专门针对翡翠而言的。
有时候,我们如果想要判定翡翠是否造假,那就看翡翠表面上是否有酸性腐蚀的纹理了,所以,翡翠表面的特征也就成为判定标准之一。
而一旦人的手长期触碰到翡翠,就会导致表面不光洁从而无法分辨出表面特征。
因此,在未正式检测前,我们不应多用手直接接触翡翠。
其三,玉石行业也存在少数的不良商人,在传递的过程中会故意失手,制造“碰瓷”事件以讹人。
因此,“玉不过手”这一行规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玉石行业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这些规矩都是资深行内人士总结的一些经验。
莫说规矩无用,这些规矩能最大限度地规范买卖双方的行为举止,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产生,保证玉石交易的安全、公正。
因此,我们在与玉石行业人士或者资深玩家接触时,你会发现他们在交接玉石的时候,一般不会用手直接交接,都是放在盘子里或者放在看货布上。
在特殊情况下,行家们看手镯则是用三指紧扣进行交接的,如果是吊坠的话,则平放于掌心,等对方拿走以后才把手慢慢收回的。
对于“玉不过手”这一规矩,无论是经验丰富的玉石爱好者还是初入门的翠友,都请务必遵守,以免发生不需要的纠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以及感情上的伤害。
另外,我们在看翡翠玉石时,手尽量不要离开托盘、桌面。
店家拿翡翠玉石产品给客人时,一般都是拿绒布或者托盘托着的,这是为了避免翡翠玉石磕碰或者刮伤柜台玻璃。
那些直接把翡翠玉石放在柜台玻璃上的店家,要么那个柜员是新手,要么就是这个店家也是完全不懂翡翠的人。
懂行的客人拿玉的时候,一般手都不会离开托盘的。
如果想看翡翠玉石产品的透光效果或者检查绺裂,熟手客人们都会小心地把产品举高,并用自己带的手电来照、来观察。
行家们看翡翠玉石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会拿干净的绒布轻轻擦拭产品。
因为我们的手很容易留下指纹,所以不管是商家还是行家,看翡翠玉石时,都会不断地擦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