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近些年来,“文化”这个词,已经飞遍当今社会各个角落,差不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什么“旅游文化”、“宗教文化”、“香炉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因此,今天来谈论什么是文化,远比数年前要容易得多。
那么,什么叫瓷器文化?由于英语词汇中,“中国”一词的本意就是“瓷器”之意。何况,“中国”和“瓷器”在英文里同为“china”一词。自然,与中国文化较为贴切、并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理所当然应该是“瓷器文化”。
瓷器烧造是一门“泥与火”的艺术,这门艺术又跟国家当时的经济实力、社会思潮、文化心态等有关。国力强盛,瓷器烧造的质量就高: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瓷器烧造就精美。
亦就是说,一件典型的官窑瓷器或民窑精品,在它的身上,承载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它的胎子和釉质大体能反映出一个王朝或国家在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状况。
而瓷器上的绘画与装饰,不但折射出统治阶级与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倾向、艺术品味和审美兴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风与生活习俗等现象。
北京大学原国文系教授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民国)中曾感慨道:“瓷虽小道,而与国运世变亦隐隐相关焉。”道理便在于此。
从古瓷上,研究者可通过纹饰解读国家在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倾向。国运昌盛,瓷质和釉子就精美。比如明清瓷器:清三代之康熙、雍正、乾隆生产的瓷器明显优于清中期之嘉庆、道光、与清晚期咸丰、同治、光绪的瓷器。
为什么?康雍盛世、乾隆盛世;而明早期(永、宣)和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的瓷器远胜于明晚期嘉靖、隆庆、万历、天启的器物。成化为什么值1100万,因为质量好。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当时经济昌盛和文化繁荣的缘故,还有皇帝喜好瓷器烧造(永乐、宣德;康熙、雍正)。
中国瓷器什么朝代的最好?世界公认为宋代。
事实亦确实如此,宋代除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外,还有美不胜收的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等。中国最好的瓷器来自于宋代。
谈到唐宋,在现今人眼中,很显然,这两个朝代,唐帝国伟大,一片歌舞升平、繁荣景象;宋朝软弱:打不过辽,打不过金,打不过西夏,更不是蒙古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对手,很差劲。
其实,若要说到国家的富裕和强大,唐宋两朝的经济、文化与国力,都是汉以来中国的楷模,尤其宋朝,矿冶业之铜、铁、锡,铅、金、银、汞等产量,大大超过唐代。“唐朝每年课铜多不过65万余斤,北宋岁课达510万余斤至1460万余斤。铁在唐朝岁课多不过207万余斤,北宋高达724万余斤……”
在科技方面,中国对人类巨大贡献首推“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因为它们是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的科学成就。而“四大发明”,宋人占了三项。
在文化艺术繁荣方面:以文学而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中二家为唐人,有六家属宋朝人;宋词与唐诗,则被世人相提并论;以史学而论,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又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竟还成为历朝皇太子必读的治国教材;以哲学而论,则有宋“程朱理学”,并对宋代以后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美国人罗兹·墨菲在他所著的《亚洲史》中也说,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中国“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000年在上博展出时,观众人山人海,去年风靡于世博会上、如今又风靡于海峡两岸。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夺人眼球,之所以不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幅写实的风俗画上,人们可清晰看到北宋汴京市民“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髻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东京梦华录》)的富庶生活。
那么,宋朝为何又无比软弱、老遭人欺侮?近年有学者撰文道,是因为一心想天下太平的宋朝,国家太富有,才招人垂涎,引来战祸。
细细探究,宋朝的软弱,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两宋的政治以“崇文抑武”为基本国策。这国策,使宋王朝在对外关系上老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屈辱地位,显得窝窝囊囊;“但在国内,却因此而保持了长达数百年的稳定局势,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发达,迎来了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
宋朝崇尚什么思想?宋朝崇尚儒家文化和中庸之道。所以,追求清淡、质朴与含蓄的宋瓷,一眼望去,冰清玉洁非常美。其实,这是宋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就是宋朝的瓷器文化、也即当时反映在瓷器上的中国文化。